查看原文
其他

【规划师论坛4】新型智库建设与省级规划设计院转型应对策略

张培刚 幺贵鹏 规划师杂志 2021-01-15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本期主题:新型智库建设与规划设计院转型

【主持人语】

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国家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途径,具有服务决策的本质特征。城乡规划设计院是服务于我国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决策的重要机构,在新时期应结合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建设与发展,探索新的组织管理方式和发展路径,以开创我国城乡规划行业向“政智结合”转型的新局面。基于此,本期“规划师论坛”栏目以“新型智库建设与规划设计院转型”为主题,特邀一组文章,在总述新型智库建设背景及城乡规划设计院转型要求的基础上,探讨各大规划设计院的转型方向、组织体制构建与转型路径。

[主持人简介]

罗小龙,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

【规划师论坛4】

新型智库建设与省级规划设计院转型应对策略

作者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宿迁分院总规划师张培刚,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园林分院副院长幺贵鹏在《规划师》2018年第3期撰文,新型智库建设是当前中央政府推行的一项国家战略,将对我国各类智库的建设与升级产生深远影响。文章立足于《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及中央高层领导的系列讲话,总结出规划设计院的转型要求,即研究思维、沟通渠道、工作方法和特色方向;同时,基于 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规划智库建设的实践经验,提出传统规划设计院向新型智库转型的应对策略,主要包括完善智库建设基础、搭建沟通平台、构建信息平台、前置服务功能和塑造特色品牌等,以期为传统规划设计院向新型智库转型提供思路与策略借鉴。

[关键词]新型智库建设;规划设计院;转型策略;江苏

[文章编号]1006-0022(2018)03-0023-05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引文格式]张培刚,幺贵鹏.新型智库建设与省级规划设计院转型应对策略[J].规划师,2018(3):23-27.

 新型智库建设的提出与解读

(一新型智库建设的提出

2013 年 11 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这是中央文件中首次提出“智库”概念;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首次以官方文件的形式要求推进新型智库建设,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中央政府通过推进新型智库建设,旨在打造一批政治方向正确、德才兼备、富于创新精神的公共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队伍,发挥新型智库咨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社会服务和公共外交等重要功能。可以说,中央政府已将新型智库建设放在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位置,新型智库将在新时期治国理政中发挥重要作用。

简言之,我国新型智库建设的总目标是提升国家软实力;“服务决策”是根本,“适度超前”是关键,表现为内部提升公共政策质量,外部增强国际影响力;发展前提是健全决策咨询制度,落脚点是建设高质量智库

(二从规划设计院转型视角解读新型智库建设

高水平、高质量的智库建设是体现国家或地区软实力的重要标志。通过对《意见》及习近平总书记相关讲话的解读与理解,本文认为新型智库建设对规划设计院的转型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研究思维的转变。新型智库以战略问题和公共政策为主要研究内容,旨在打造一支公共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队伍,《意见》第四条指出新型智库“以服务党和政府决策为宗旨,以政策研究咨询为主攻方向”,第五条提出“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政策研究,提出专业化、建设性、切实管用的政策建议”。规划设计院需转变传统技术工具思维以满足新型智库的建设要求。

(2) 沟通渠道的建立。《意见》第十四条提出“鼓励智库与实际部门开展合作研究,提高研究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第十九条指出“建立决策部门对智库咨询意见的回应和反馈机制,促进政府与智库间良性互动”;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要求“加强决策部门同智库的信息共享和互动交流,实现党政部门政策研究同智库对策研究的紧密结合”。这些都要求规划设计院必须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与平台,提高规划成果的可操作性,以切实发挥规划智库的支撑作用。

(3) 工作方法的升级。《意见》第十四条指出“重视决策理论和跨学科研究,推进研究方法、政策分析工具和技术手段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型智库建设重点在于提高研究质量和推动内容创新”。这些都对规划设计院传统的工作模式、工作习惯与技术手段等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创新工作方法势在必行。

(4) 特色方向的培育。《意见》第五条指出“科学界定各类智库的功能定位,统筹协调和分类指导,突出智库的优势和特色”;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新型智库建设要在突出差别化上下功夫,要在深化开放合作上下功夫”。为此,新型智库建设必须要有明确的研究特色与领域。当前,我国规划设计院数量众多,功能重复的现象较为普遍。新形势下,规划设计院需要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找准自身定位,培育特色研究领域,形成自身优势和专长。

二 

新型智库建设视角下规划设计院的应对策略——基于对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经验总结与思考假设

近年来,江苏省院积极响应国家新型智库建设的发展战略,在规划智库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笔者依据新型智库建设对规划设计院的转型要求,并结合江苏省院的发展经验,从专业配置与人才结构、沟通平台搭建、新技术运用和特色领域强化等方面探索规划设计院的转型应对策略,以达到“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政策研究,提出专业化、建设性、切实管用的政策建议”的转型目的。

(一完善专业配置与人才体系,提升政策研究与设计能力

新时期,我国新型智库存在的价值是为国家治理、公共决策和政府施政提供智力支持。完善的专业配置与合理的人才结构是建设高水平智库的基础,是提高研究质量和创新能力的保障。新型智库建设需要不同学科领域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研究人员的智力支持,具有多学科和跨学科的特点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由于政府对资源的空间配置起绝对的主导作用,城乡规划扮演着对国民经济具体化和空间化的角色,规划内容主要关注工程技术因素,规划设计人员主要是政府发展蓝图的绘制者,这一时期规划设计院的专业配置主要是建筑、规划、交通和市政工程等工科专业;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市场经济逐步主导空间资源配置及地方政府经济发展,经济、地理和环境工程等专业开始介入城市规划行业,但是工科专业人员仍然占据规划设计院的主导地位,工程技术思维的工作习惯依然“根深蒂固”,导致规划设计院普遍存在“懂技术、不懂政策”的现象。

随着发展环境的快速变化,特别是城乡规划公共政策属性的日益强化,城乡规划关注视角已从传统物质空间转向更多的维度,规划设计院需要在现状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学科配置和人才队伍,以满足新的发展要求。以江苏省院为例,随着发展形势的变化,江苏省院不断补充专业构成,相继招收了社会学、经济学、生态学、新闻学、政治学及法学等专业的人才,并积极推进跨学科研究,提高了规划理论研究水平、规划编制能力与“规划—政策”的转译水平(图1)。同时,江苏省院不断完善人才管理制度,推动人才结构体系的优化,如给予高端人才及其团队灵活的政策支持 ( 设置专家工作室 )、加强青年才俊的培养 ( 鼓励在职深造 )、积极引进成熟人才、返聘离退休老专家、聘请业内知名专家学者做咨询顾问,以及推荐业务骨干到政府规划决策部门“挂职”锻炼以增加其对规划政策研究与规划管理的知识能力储备等 (图 2)。目前,江苏省院已形成了一支梯次合理、新老衔接、符合规划智库建设需要的人才队伍。

(二强化规划编制机构与规划决策部门的互动

高水平的智库建设不仅需要从事理论研究的学者,还需要熟谙政策制定过程或运作的管理型人员。“政智”之间有效的沟通是提升智库研究成果质量的重要手段,是新型智库“提出专业化、建设性、切实管用的政策建议”的重要保障。

目前,由于规划设计院与规划决策部门之间缺少具体的沟通平台或明确的沟通机制,且规划设计院处于不对等的“弱势地位”,导致“政智部门”难以开展有效的互动交流。现实中,规划设计院与规划决策部门的互动交流主要依靠具体的规划项目或课题研究为“媒介”。但是,由于规划设计院普遍采用了格迪斯提出的“调查—分析—规划”的规划方法,即规划设计人员完成第一阶段的“调查”( 一般包括现场查勘、资料收集、问卷调查、领导座谈等)后,受现实条件的限制,“分析—规划”阶段的工作主要在规划设计院内完成。同时,在一般的工作流程中,规划设计人员与规划决策部门 ( 项目委托方 ) 进行“有限次数”的沟通交流 (特殊项目除外 ),项目编制过程相对独立封闭,导致规划设计院与规划决策部门 (项目委托方)难以开展深入的互动交流,与“加强决策部门与智库的信息共享和互动交流”的新型智库建设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对规划设计院而言,根据自身发展情况与地方差异化智库建设需求,可设置不同方向的智库沟通平台,搭建与政府决策部门之间沟通联络、交流合作的桥梁。根据全院发展部署和地方政府的要求,近年来江苏省院相继成立了多个沟通平台,主要包括三个方向:①基于地方规划决策部门要求而与地方政府共同设立的“院地合作”型沟通平台;②基于江苏省院发展部署需求而设立的“分支机构”型沟通平台;③基于地方规委会质量把关要求而设立的“顾问团队”型沟通平台(图3)。沟通平台的设立强化了江苏省院与地方规划决策部门的联系程度,提升了沟通质量。

以泰州市为例,为提升泰州市政府依法科学进行规划决策的能力,加强泰州市规划局与江苏省院的互动交流,二者共同设立了泰州城市规划研究与创新中心。该中心常驻人员由江苏省院与泰州市规划局派出,主要职能包括依据泰州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开展相关课题研究,组织泰州市重点项目的技术审查或咨询,对泰州市规划实施进行动态评估与问题分析,共同协商提出泰州市年度规划项目编制的建议;关注江苏省院在泰州市的项目进展并提出针对性建议。泰州城市规划研究与创新中心的设立,提高了泰州市规划决策的水平,提升了江苏省院规划研究工作的建设性和实效性。

(三推动规划理念的转变,促进研究方法与技术手段升级

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了深刻影响,要求传统智库向基于新技术的新型智库转变,从总结过去经验向利用互联网与物联网工具实时监测现实动态、预测未来发展转变,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为决策层提供情报先决、政策咨询和宏观预测服务。对规划设计院而言,相对于传统依赖人工判断和有限分析的运行模式,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为城乡规划方法创新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技术手段和内容框架,可为城乡规划编制、方案制定和规划评估提供更加科学的支撑依据。同时,利用大数据分析,可以准确掌握城市运行过程中经济发展、交通运行和空间利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为充分发挥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城乡规划中的作用,推进规划设计院研究方法与技术手段的升级,信息平台的构建势在必行。可通过信息平台定期推出研究成果,实现对城乡规划建设的动态监测、评估和预测,提升规划设计院作为规划智库的竞争力。例如,2011年江苏省院成立了信息中心 (挂靠在院规划研究所 ),其以自主研究数据和标准化海量数据为基础,构建了完整的城乡规划研究综合信息数据应用系统,通过不断积累,全面掌握了江苏城乡规划核心数据资源和应用技术,为江苏规划编制、研究和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实现城乡规划办公自动化、管理现代化、决策科学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作为中国第一家以规划设计为核心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院掌握了一批国内领先的涉及城市规划、交通规划、市政工程、建筑设计和园林设计等多个领域的核心自主知识产权,有力地支撑了江苏省院的科技创新,大幅度提高了江苏省院作为规划智库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四规划机构积极作为,推动服务功能的前期介入与引导

智库建设的宗旨不是局限于某一领域的知识生产、应用与传播,而是通过多学科领域知识的交叉与创新,形成政策理念与主张,进而影响公共政策的决策与制定。近年来,一方面,“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提高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严控增量、盘活存量”等要求成为城乡规划编制与地方政府开展城市建设需要关注的重点;另一方面,城乡规划理念逐步由注重“速度”的增量扩张向注重“质量”的存量提升转变,城市建设模式由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通过盘活存量并提升城市品质以满足多元化的人居需求已成为城市发展的主旋律。在此形势下,养老设施规划、教育布局规划、城市品质提升规划、活力街区规划、棚户区改造设计以及“城市双修”、综合管廊建设等新的规划类型频频取代传统的增量型规划。面对新的规划类型和城市高品质建设的要求,政府决策部门对规划智库的依赖程度不断增加,规划设计院日益成为新型智库建设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基于此,规划设计院需顺应新型智库的建设要求,转变传统相对被动式的工作模式,主动谋划、“服务前置”,想政府决策部门之所想,为地方发展谋划出路。通过开展“前瞻性”研究与需求评估,主动为政府规划决策部门推荐任务备选名录,发挥规划设计院的规划智库作用并提升影响力(图4)。以江苏省院宿迁分院为例,“十二五”以来,宿迁分院借助“基地化服务”的便利条件,定期对宿迁市中心城区规划与建设情况开展实施评估与分析,总结问题、分析原因。结合对宿迁市的综合发展研判,为宿迁市规划局与市政府相关处室、分管领导等提出科学的规划建议,并主动提出宿迁市城区年度建设项目与规划编制的任务清单目录建议,充分发挥了地方规划智库的支撑作用。

(五突出差别化研究,培育特色专长领域

当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批数量众多、资质级别不同、发展规模不等的规划设计院群体,其中大部分缺乏自身突出的专长领域或特色研究方向。从发挥规划智库功能的视角看,未来规划设计院群体不能仅推动“大而全”建设或追求规模效益,而应结合自身特点与优势,确立重点研究领域和方向,并进行长期跟踪研究,形成自身在规划特定领域的品牌优势。

江苏地处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与城乡建设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相较于中西部省份存在“先遇到”的阶段性特点,同时省内苏南、苏中、苏北地区经济发展和城乡建设存在梯度演化的现象。基于此,江苏省院率先作为、主动出击,对专业配置、人才体系、机构设置和院内业务分工等进行完善与调整,在不断拓展规划业务市场的同时,明确江苏省院总院和分支机构、地方研究中心的主攻领域 (图5)。其中,总院重点关注规划政策研究、区域规划和中小城市总体规划等,苏州分院重点关注城乡统筹规划 ( 城乡一体化规划 )、详细规划与城市更新等,宿迁分院主要关注乡镇及村庄类规划,昆山分院主要进行市政专项规划的编制与实施跟踪,基于此打造总院与分支机构的品牌特色。通过上述措施,江苏省院在区域规划 ( 含城乡统筹规划 )、中小城市总体规划和园区 ( 开发区 ) 规划等方向形成了自身的优势品牌,进一步强化了江苏省院的品牌特色,奠定其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结语

新型智库是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重要支撑,推进新型智库建设是当前中央政府的一项重要战略。对规划设计院而言,推进新型智库建设不仅是落实国家战略的任务要求,还将对规划认知观与工作组织模式产生重大影响。作为理论研究、规划编制的主要载体,规划设计院要主动转型应对,规划认知观要从传统的工程技术思维转向综合公共政策,工作组织模式要从相对独立封闭转向“政智部门”的密切互动,引导和推动规划专业智库的作用发挥与健康发展。

随着城乡规划公共政策属性的日益强化、各级党委政府对决策咨询的日益重视,未来规划设计院要进一步完善智库建设的基础、构建规划创新的技术平台、打造规划优势品牌并搭建有效的“政智”沟通平台,实现传统规划设计院由规划技术工具制定向为规划决策咨询服务转变。通过新型规划智库的建设,助力“以科学咨询支撑科学决策,以科学决策引领科学发展”。

来源:2018年03期《规划师》杂志

新媒体编辑:肖莉

审读:郭敬锋


文章全文详见《规划师》2018年03期

新型智库建设与省级规划设计院转型应对策略

 

转载须知

请在后台回复“转载”二字查看转载要求,

如需开白名单进行转载请在后台留下公众号ID,

感谢您的支持!

  

往期精选

【规划师论坛3】机制创新与模式变革:规划设计院建设新型智库的思考

【规划师论坛2】基于功能性和组织性解构与重构的规划院转型研究

【规划师论坛1】新型智库建设背景下城乡规划行业转型发展的思考

识别图中二维码进入微店购买《规划师》杂志

《规划师》杂志社                                         

 地址: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月湾路1号南国弈园6楼

邮编:530029

邮箱:planner@21cn.net

网址:www.planners.com.cn

电话:0771-2438012

传真:0771-2436269

请猛戳右边二维码





规划师杂志公众号ID

guihuashizazhi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